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美壶网

陶瓷收藏要选精品 2016-07-07

    主持人:谢谢大家到场听财富课堂的讲课。
这次把地点选在首都图书馆有两个考虑。
第一,这里环境比较好,第二,这儿正在办一个现代陶瓷展览,一边讲,一边看,讲完了大家再去看,再去欣赏更直观一些。
但是我们有一点疏忽,展场九点才开大门,所以时间稍微有点错后。
好在今天请来的是《中国陶瓷大全》的主编,占宇先生,他是景德镇政府副秘书长,编了《景德镇陶瓷全集》,书很不错,也很漂亮,其中的资料很翔实,他做讲解驾轻就熟,大家听完以后会很解渴。
这次的主题是不讲古典陶瓷,更多的把重点放在现代陶瓷的收藏和投资上,或者是居家装饰的角度。
    占宇:谢谢。
首先感谢北京青年报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机会,和对陶瓷感兴趣的北京朋友在一起交谈很高兴。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重点谈三个情况。
      一个是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基本概况。
第二个是景德镇陶瓷收藏的意义。
第三,景德镇现代陶瓷鉴赏的基本要求。
供大家参考。
      第一,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基本概况。
      景德镇是我国的24个历史文化城,国家35个旅游城市之一,在历史上,是我国的四大名镇之一,主要是以陶瓷生产为主。
景德镇陶瓷,到现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据五十年代景德镇所在地的窑的挖掘分析来看,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历史有2000多年。
最早的是在东晋时期,景德镇已经生产出大量的白瓷、青瓷。
但是在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来说,宋代对景德镇的发展意义比较重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到了宋代以后,当时的南北有五大官窑,宋时候,包括景德镇在内,这五大官窑的产地陶瓷都有一定的发展。
在宋真宗年间,1014年到1017年,景德年间,皇帝派人到景德镇督瓷,为皇家生产陶瓷,所以景德镇在宋代不叫景德镇,叫汤蓝镇。
那时候景德镇的陶瓷已经销往世界五大洲,很多外国人就问这些瓷器是哪里来的,说是汤蓝,汤蓝就是CHINA的译音。
皇帝对陶瓷比较爱好,当时就以他的名号赐给景德镇,凡是景德镇出产的陶瓷,必须以景德代表其名字,区别于其他的产区,因此景德镇名震天下。
2004年,是景德镇以皇帝的名字命名整整一千年,所以要搞一个庆典。
      由于宋代宫廷对陶瓷的重视,以及北方的各种民窑由于战乱的原因相继衰落,这些地方的人才纷纷流向景德镇去。
因为景德镇地处山区,战乱少,因此聚集了各区的技术和人才,生产规模是当时比较大的。
据当时陶记史书记载,官窑就有三百多座,著名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中曾经提到过“玉枕”,这就是讲的景德镇的陶瓷。
      另外从景德镇的历史来看,元代是一个创新时期,元代创新主要体现在,除了当时能够生产青瓷、白瓷以外,关键是能够生产出享有盛誉的青花瓷。
这样,使陶瓷工艺更加成熟,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到了元代,除了有青花瓷以外,还有釉里红,主要是引进了大量的外来的材料,在元代除了青花以外,釉里红的发展也是景德镇一大特色。
在景德镇的陶瓷历史上,颜色釉有一百四十种颜色,目前能够生产的不到九十种,其中四五十种已经失传,失传的原因就是,颜色釉有一个配方,按照过去的传统习惯,搞颜色釉的配方的,都是父传子,不能传给外人或女儿,因为这种原因,很多颜色釉失传了,这是一个遗憾。
因此在元代,除了青花瓷以外,颜色釉也是元代一个重大的特点。
元代的陶瓷发展很突出,有很重要的原因,在元代,景德镇陶瓷已经成为了当时全国的陶瓷的职业中心,不但数量多,质量好,而且销路很广。
       到了明代,景德镇已经引起了宫廷的高度重视,在元代时候,景德镇设置了全国唯一的为皇室服务的专门机构,叫“佛梁瓷局”,佛梁瓷局的建立对当时的陶瓷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明代洪武年间,开国元勋朱元璋设立了御窑,专门为宫廷生产各种宫廷外交和礼仪用瓷。
这在世界上影响很大。
从公元14世纪中叶开始,御窑已经延续到明清两代,经历了27个皇帝,500多年。
景德镇成为了官窑所在地,对它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景德镇市政府所在地就是宋代开始的官窑所在地。
市政府下面碎瓦片的堆积层已经达到了17米。
过去,宫廷用瓷,为皇宫作出一百件,挑选一件最好的,其余不许散落民间,全部打碎,就地掩埋。
所以市政府大楼下面的才有17米的堆积层。
这几年政府也出现了不少盗窃案子,很多小年轻盗挖,从老百姓家里挖地洞,把政府下面掏空了。
市政府下面的碎瓦片堆积层。
对景德镇的考古研究非常有学术价值。
       特别是到明代以后,景德镇陶瓷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明末,由于战乱的原因,景德镇陶瓷受到了影响,康熙年间,景德镇陶瓷生产又开始飞速发展。
特别是在明代的基础上,当时在康熙、雍正、乾隆的时候,景德镇陶瓷到了鼎盛时期。
这时候陶瓷又有比较大的发展。
清代,景德镇陶瓷不仅集成了明代的工艺和品种,而且又有不少的发明,比如康熙的青花瓷,康熙的斗彩,到了清代的时候,为了加强宫廷对陶瓷生产的促进和监督作用,清政府当时派了督陶官谭易去督陶,他在景德镇十五年,写了不少陶瓷方面的著作,也生产出很多的产品。
比如我们讲的唐窑,有不少新产品生产出来。
到了清代的时候,官窑和民窑分得比较细,一方面官窑有很大的发展,民窑也有很大的发展。
所以,景德镇在康熙年间,釉上彩,釉下彩这些粉彩瓷都有很大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变迁,景德镇陶瓷在乾隆之后,由于各种社会原因,也开始走下坡路。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战争频繁,市场也缩小,到国外的陶瓷也受到影响,景德镇陶瓷陷入低谷。
清末宣统二年,为了重振陶瓷的发展,设立了江西省陶瓷制业公司,标志着陶瓷又开始有新的转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这时候出现了一大批陶瓷技艺巧匠,王少林、王小唐、潘陶雨等"珠山八友",都是这时期形成的陶瓷大家。
从景德镇的陶瓷发展史来看,历史悠久,有它的独特的历史背景。
       纵观景德镇陶瓷的历史发展,从地位和作用来说,景德镇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它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城市。
唐宋元明清已经与国外有很多交往了,很多外商到景德镇。
第二是通商最早的城市,景德镇出土的有很多外币。
第三,是最早的经济特区,景德镇的佛梁县,普通的县官都是七品芝麻官,景德镇的县官是五品芝麻官,因为督陶官是三品,按规矩七品不能见三品,为了工作的需要,所以把景德镇的县衙提到五品官,便于工作。
现在佛梁县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县衙,大家有机会可以到景德镇看一看。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最早的经济特区,享受中央的特殊政策。
另外,也是以皇帝的名字命名的最早的城市。
        除此以外,景德镇之所以陶瓷发展有这么大的名气,因也是历代官窑的所在地。
由于这个原因,景德镇的陶瓷在世界各国,各国政府,包括世界各个国家收藏大家,都以收藏景德镇陶瓷为荣。
我到过很多国家,很多国家博物馆,陈列了不少东西都是景德镇历代官窑的产品。
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英国,博物馆很多馆藏都是中国的。
这体现了景德镇陶瓷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景德镇之所以千年窑火不断,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一个,景德镇属于江西的北面,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水土比较好,水资源,土资源都比较丰富。
景德镇的水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水质非常好。
所以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用北京的水来做陶瓷,这种瓷烧不出来,会裂,因为北京的水含金属物质太多。
第二个原因,景德镇自身历史悠久,由于北方战乱不断,所以各种技艺人才相继集中到景德镇,所以景德镇也是一个移民城市。
第三个原因,景德镇有很多的高技术人才和官窑,受到宫廷的重视,由于宫廷的重视,大量的资金投到了景德镇,因此使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断。
        新中国成立以后,景德镇陶瓷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在传统的基础上,景德镇陶瓷有新发展,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从生产到销售制研到成品,形成了完整的工艺体系,在我国有八大产瓷区,各有特长,陶瓷生产的完整性、体系性,景德镇目前是最完整的。
陶瓷的最高学府,陶瓷学院就在景德镇,最高的研究所,也在景德镇。
陶瓷的名家景德镇有很多。
第二,陶瓷工艺水平有很大提高,除了我们讲的景德镇传统的陶瓷,主要是青花瓷、颜色釉、粉彩,在这个基础上,现在的陶瓷生产工艺远不止这些。
第三,陶瓷的生产规模很大。
我们现在讲陶瓷和古代不一样,古代只是作为艺术品,我们是利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工业陶瓷,分的门类比较细。
所以从各种陶瓷的品种来看,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
景德镇市区人口45万人,其中从事陶瓷的有8万人,所以陶瓷在景德镇那是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做,生产规模很大。
第四,艺术陶瓷全面发展。
所以陶瓷生产的各个产瓷区都有陶瓷艺术,从目前来看,无论国内国外,艺术陶瓷方面景德镇还是处于领先地位。
这就是其他产瓷区不可比拟的,当然有很大的历史原因,历史悠久,人才济济。
       从艺术陶瓷的全面发展来看,一景德镇人才辈出。
我粗略总结了一下,从唐代到民国末期,历史上的陶瓷有750多种,这是有据可查的。
从现在来看,解放以后,工艺美术师景德镇有1500人,我们陶瓷全书上编著了750人,都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的。
第二,工艺不断发展。
第三,艺术陶瓷的需求量逐年在增大。
这里有很多的客观原因,比如说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提高,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外收藏的增多,促使我们的艺术陶瓷逐年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我们还有国防陶瓷,发展潜力非常大,宇宙飞船,人造卫星,无线电网络。
现在这种国防陶瓷的发展非常多,一个是比较快,另外潜力比较大。
宇宙飞船几千的高温,其他材料不能代替,只有陶瓷。
所以现在很多国防陶瓷在异军突起。
这是解放以后从陶瓷的发展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二方面,景德镇陶瓷的收藏的意义。
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个,作为一种灿烂的民族文化,陶瓷是这种文化的体现和代表,是历史的见证。
各个时期的艺术陶瓷都是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历史的反映。
所以这一点,到过景德镇的同志都知道,我们有一个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镇市政府所在地,搞基建挖出来大量的碎片,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各个不同时期生产的陶瓷,工艺水平的情况反映都不一样。
很多碎裂片很有价值。
比如说有一个碎片,是宋代的,少数民族的阿拉伯文字,这就证明,当时宋代景德镇就有少数民族生产陶瓷,这是历史的最好鉴证。
所以说它是文化和历史的监证,人们对他进行收藏,可以见证历史。
第二,通过陶瓷的收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因为陶瓷的文化底蕴很深,比如你对收藏感兴趣,这条路越走越深,难度也越来越大,因为陶瓷领域很深,很大,我们一般只是了解表面的东西,但是要了解深层次的东西很有难度。
第三,陶瓷和其他收藏品不同,具有使用价值、欣赏价值、装饰价值、收藏价值。
假如说,收藏其他的东西,不好放,放在厨子里,衣柜里,但是陶瓷是装饰品,摆放在这里,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装饰品。
同时又有收藏价值。
而且,陶瓷随着历史越长,收藏价值越高。
从世界各国拍卖市场来看,目前市场上拍卖价值最高的是陶瓷。
当然不是普通陶瓷了,是比较好的,历史上非常有珍藏价值的官窑的一些陶瓷。
第四,陶瓷收藏的回报率比较高。
很多同志收藏了一些陶瓷,如果是珍品的话,也许收藏来的时候价值不高,但是回报比较高,这种情况也比较多。
我们今年四月份香港拍卖了一件乾隆的陶品,4150万港币。
       第三方面,在收藏的当中,要注意一下古代收藏。
我个人认为,古代收藏的重点主要是在宋元明清,有三个重点,一个是从年限来看,要是宋元明清的,属于是学术性收藏,历代都要收藏,如果是作为投资收藏,要突出重点,有的远古的,太老的东西,有学术价值,但是市场流通面比较窄,这种收藏也是一个负担。
所以,从时代来讲,宋元明清。
其中,康熙、乾隆、雍正这三个朝代的官窑是目前收藏界最抢手的,也是最时髦的,当然这种收藏有难度。
一些普通人难以接触到这种陶瓷,没有这种渠道。
因为是一个难点,价值也高。
第二,清代陶瓷名家。
但是收藏也比较难,因为他们的作品散落在民间的比较少,而且有的已经已故。
再就是"珠山八友",是艺术陶瓷的一个集体,非常具有代表性,在陶瓷近代史上影响非常大,所以收藏"珠山八友"的东西回报是非常高的。
       现代陶瓷的收藏特点有五个方面。
第一,已故的景德镇的老艺人,从民国时期到解放初期,景德镇有一大批老艺人,在民间名气很大,这些老艺人没有学术职称,但是八岁开始学徒,做了几十年,要说大学学历他们没有,但是这些老人家的作品在民间影响很大。
有的已经已故了,这种作品收藏价值非常之好。
景德镇有一大批这样的老艺人,包括青花大王王步等等很多。
第二个是当代的大师,目前景德镇有23位,而且这些大师的特点都在六十多岁,王锡良已经79岁,目前搞创作都有困难,随着年龄的增大,它的作品是越来越少。
所以这些大师的作品收藏也是非常有增值潜力的。
工艺美术师也比较多。
假如各位对搞收藏感兴趣,我建议你们要买一套景德镇陶瓷全集,为什么呢?当代的景德镇的所有大师一个不漏上面全有。
他们的作品水平,历史地位上面反映得很清楚。
第三,现代新秀,四五十来岁的,这个年龄档次的,虽然很年轻,但是是未来的大师。
有的小有名气,比如朱秀敏,今年45岁,已经是江西省大家,作品在日本卖价很高。
有一批这样的50多岁的现代陶瓷新秀,发展潜力很大。
第四个,获奖的作品。
因为景德镇陶瓷这么多年,搞过很多届陶瓷奖,日本也有,我们可以收藏获奖的陶瓷,包括当代的宫廷用瓷,比如中南海用品的,江泽民到景德镇以后,挑选了古典园林,过去古典园林,大概是300,现在是10000。
这种获奖的作品值得收藏。
第五个是精品、独品、孤品。
景德镇陶瓷在发展过程中,有些人虽然没有很大的名气,比如搞书法的,他们是书法的大师,但是他们的陶瓷也是一绝,他不是用笔写字,是用刀写字,这是绝品,人家生产不出来,很有收藏价值。
古代和现代的收藏应该注意这几方面。
       从陶瓷鉴赏来说,如何去看待古代陶瓷、现代陶瓷的鉴别真伪,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
一个是看他的瓷胎,不同时期的陶瓷瓷器的配方不一样,反映的瓷胎的色彩不一样。
比如说这个杯子,同样是杯子,景德镇的瓷器或潮州的陶瓷放在一起明显感觉不一样。
这是制作的配方不一样。
我们国家陶瓷发展历史上,各个时期陶瓷的瓷胎也不一样,有一个过程。
第二是造型,各种瓶类,罐类,有的产品是时代的作品。
第三个是看釉料,是现代釉,还是外来釉。
第四个是画面,假如是仿古的,是不是像仿古的画面基本要求。
这里有很多仿古,搞得不好是有破绽的,可以看出来。
我们曾经有一个画仿古瓷的,画山水,画得很好,仿得很真,但是给人家看出来了。
另外从工艺水平和工艺手法。
第七个是作品的作者。
第八个是看是官窑还是民窑。
这几个方面,可以作为鉴赏的基本方面,我们要多看,多收藏,多经历,多鉴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有很多专家有时候也会走眼。
去年景德镇有一个人弄了一批古陶瓷到广州贩卖到香港,结果海关截住了,说你这全是珍品,走私文物,请了几个专家来鉴定,专家一致讲是文物。
因为仿古的程度比较精,比较高,这样就把他抓起来了,他说我家里全是,不相信到景德镇去,结果公安去了他们家,窗台上了,床上,床下面都是。
因为仿古方得很真。
后来专家讲,仿古品,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从现在收藏当代大师的作品,有很多大师也有很多模仿的作品也可以收藏。
还有可以看签字,各种大师的签字不一样。
大致看作品的署名,有的以假乱真的,达不到他的水平。
再看它的封卷,特点。
王其昌的作品很多人模仿,但是仔细一看达不到他的程度。
大家可以多方鉴赏一下,了解不同大师的创作水平。
       我们这次展览一个是品种比较多,第二个是档次比较高,第三个是价值比较适中。
第四个,我们还请了青花大师到现场表演,这种经历也难得。
到景德镇让他画一个瓷器要两千,这里要一千,主要是配合活动,很难得。
       借此机会,简单介绍一下,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
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提出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持人:占老师讲的内容就到这里,这个活动还是互动的方式,大家也可以就自己的收藏,或者是居家装饰提出问题,现代瓷收藏观赏、投资、实用这三方面结合得比较好,这也是瓷器在收藏市场上得到大家认同的一个特点,实用性、观赏性、投资性结合得比较好。
中国书画,挂起来容易坏,瓷器相对比中国书画就不太容易坏。
所以瓷器在一般家庭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书画一般都是前人的收藏,瓷器上至官府、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有玩儿瓷器的,真正玩好字画的,恐怕都是前人。
瓷器有这么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平民性和综合性。
如果大家有一些提问,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听不明白的话题都可以现场提问。
现在随着家庭的居住条件的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地方,家庭装饰瓷器,尤其是现代陶瓷作品在家庭中的装饰作用是很明显的。
比如在客厅里,30平米的客厅摆什么样的瓷器,是摆罐还是瓶,还是瓷板画,都是有讲究的,比如客厅摆的东西跟卧房摆的东西,或者是二层小楼的楼梯拐角处、过道摆什么样的瓷器,瓷器大小,多宝格家庭装饰中一般都有,但是上面的瓷器摆放是一件还是两件,大小是怎样的,这都是有讲究的,如果有类似这样的问题,大家都可以提出来。
占老师可以就此做一些答复。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ee537f4e4cb5b417bd798e596f2f5581_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