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景德镇陶瓷历史景德镇五代以前陶事 2017-01-11

在景德镇境内的王港乡有新石器时期的磨制石器发现,说明至少在那时就有先民们生活在景德镇这片土地上,和世界各地的先民们的活动一样,火的发明和运用,带来了陶器的诞生。
近年,在景德镇地区的蛟潭出土了商周陶器。
史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大概那时景德镇地区陶器和原始瓷器的生产已具规模,被后代瓷工奉祀为制瓷师祖的赵慨为晋代人。
文献记载,南北朝的陈(公元557—589年)以来,当地人多从事瓷业,陈至德元年(公元583年)陈帝“诏新平以陶礎贡建康”,说明这时景德镇地区的制瓷业已开始引起朝廷的注意。
据载,隋炀帝(公元605年—617年)时,这里的瓷工烧造成功两座狮象大兽,贡于皇宫。
  唐代(公元618—907年),景德镇地区瓷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第一次出现了窑的专称,镇民陶玉,霍仲初烧制的瓷器“莹缜如玉”,被誉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分别称为“陶窑”和“霍窑”。
这时景德镇地区的瓷器也引起了文人们的咏颂,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颜真卿等文人游景德镇地区云门寺吟诗唱和,有“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之句,赞赏了此地的瓷和茶。
元和年间(公元806年—820年)柳宗元代饶州刺史元崔写了《进瓷器状》,其中说这里的瓷器“艺精埏埴、制合规模”,“自无苦窳”,“克保坚贞”。
这是景德镇地区在唐代具有较高制瓷水平的有力佐证。
  景德镇地区五代(公元907年—960年)时的制瓷成就,有大量被发现的窑址实物说明,胜梅亭、白虎湾、黄泥头是目前已发现的南方地区烧造白瓷最早的窑址。
这些窑既烧青瓷,也烧白瓷,但白瓷成就最大,窑温已达到1150℃—1200℃,白度达到70°,对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和元、明、清瓷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c8d02cbeb054fadfd3cb895db685ded0_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