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浅析中国文革时期陶瓷的文革内容 2016-11-19

1949年以来,特别是1957到1965年,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艺术陶瓷发展较快。
1966到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阻碍了陶瓷艺术的正常发展。
“文革”后期,陶瓷艺术创作开始复苏,但设计人员的作品要经过“工农兵三结合小组”的严格把关审查,基本以“八个样板戏”作为人物形象创作的模型,形成了概念化的定制。
这样,"文革"期间的陶瓷作品,就失去了地方艺术特色和陶塑艺术家的个人风格。
相反,也就在这特殊的十年岁月里,出现了一些不可多得的具有独特历史时代风格的“文革”陶瓷,很多反映“文革”特色的作品,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文革”陶瓷也因此而成为现今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新宠。
反映在器物上的文革内容 1、反映“文革”政治运动。
“文革”开始,从开始的贴大字报,大批判,到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在一件花瓶上表现出来,如景德镇美术 师陈义芳先生在1969年设计制作的花瓶,就充分展示了“文革”运动比较典型的画面,反映了在1969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的一个场面,有贴大字报的,有看大字报的;还有“景德镇市艺术瓷厂革委会”1969年制作的一套瓷板,反映了大批判的一套四件瓷板宣传画,“大批判”“中阿两国人民联合起来砸烂美帝苏修”和工农兵齐上阵。
另一件瓷板为“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这在当时可都是响遍全国的口号;另有三枚瓷质毛主席像章。
通过以上陶瓷内容,真实的反映了文革运动形势的一个侧面。
2、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8年,我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在经历了两年动乱之后,学校开始进行“复课闹革命”,由于当时聚集了两年共六届的初中、高中、大学的毕业生,于是,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全国上下掀起了“上山下乡”的高潮,陶瓷创作也紧密地围绕这方面的主题内容来进行宣传,创作出一大批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作品。
3、反映“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文革”中曾一度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全国上下处处可看到学大庆、大寨的标语口号。
石湾的人物陶塑在这一时期也配合形势创作了不少反映这方面主题的作品。
如彩釉“铁人王进喜”塑像,是刘泽棉和陶艺家马海联手创作的,作者通过厚重的石湾陶塑造了王进喜同志身披咖啡色羊皮大衣,穿一套蓝色制服,挎一军用黄色书包,手拿一卷文件,头戴蓝色工人压舌帽,脚穿大头皮鞋,抬头挺胸,精神抖擞,表现了王进喜满怀信心归来的情景。
4、反映“样板戏” 所谓“样板戏”一个在特殊政治环境下产生的特殊戏剧样式。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回首那段历史的时候,样板戏其自身的艺术魅力依然存在,一个个熟悉的形象,一段段精彩的绝唱至今令许多人无法忘怀。
5、反映支援“第三世界” 所谓第三世界,是指1974年毛泽东同志与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中,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
我国曾派出大量的人员到国外去援助贫穷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帮助他们修铁路,建工厂,派医疗队为当地人民治病等,因而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
刘泽棉大师20世纪70年代早期创作的“中国医疗队在非洲”塑像反映的正是这段历史,作品塑造了中国医生正在非洲较有代表性的椰子树下,为黑人小孩看病的一个场面,人物造型神态真实、自然、生动、传神。
6、反映外交方面 1972年中美关系打破了多年来的坚冰,建立起外交关系,自此之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
这段时期的石湾陶塑,也创作了不少反映中国外交政策取得辉煌成就的作品,如刘泽棉与苏锡荣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共同创作的素胎“银球传友谊”塑像;再如景德镇窑1972年制作的粉彩乒乓友谊塑像,正是表现了这段时期我国实行“乒乓”外交,以“小球震大球”。
景德镇窑和石湾窑都抓住了这种题材,都是采用雕塑形式,真实的表现出来,所不同的是石湾陶采用的是素胎,发挥石湾陶塑的特点;而景德镇瓷器采用的是粉彩,把人物的肤色、鲜花、靓丽的衣装展示出来。
7、反映和歌颂“人民战争” 1949年后,反映歌颂人民战争方面的电影,如:“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等,这些故事片在全国都家喻户晓。
因此,在“文革”期间,以歌颂人民战争方面的内容作为创作题材的石湾人物陶塑比比皆是,既有中国题材的,也有外国题材的。
8、反映“赤脚医生” “文革”期间我国曾培训了一批具有初级医疗技术的医务人员,让他们深入到农村去,送医送药到田头,由于他们有病人时就看病,没病人时就参加生产劳动,因此,当地的农民就把他们尊称为“赤脚医生”,“文革”期间石湾陶塑中也创作了不少反映这方面内容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b7791792aaad325924b6f5969c03a188_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