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古陶瓷科技鉴定概述解密古陶瓷前世今生 2016-10-26

  1、古陶瓷等文物鉴定的社会需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物收藏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投资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单位以及民众的欢迎。
全国各类收藏活动空前活跃,文物展销热、艺术品拍卖热、邮票热、磁卡热……社会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藏热潮。
就在民间收藏红红火火之时,一些私人收藏性行业场馆如字画、印章、陶器、瓷器等纷纷建立,社会资本也开始介入到博物馆中来,企业、民办博物馆开始兴起,于是作为疏通文物收藏渠道的首要之一环——“鉴定需求”浮出水面。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0年我国古玩收藏人口就达到了7000万,从这一庞大的数字可以看到,古玩收藏已成为一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文化需求和投资渠道。
以北京地区为例,在1999至2003年短短的4年中,文物拍卖金额从不足1亿迅速增长到12亿,且2005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约为120亿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同时,拍卖行以及拍卖师队伍的数量也随文物拍卖的旺盛需求而大幅增加,目前我国已有拍卖行5000余家,拍卖师6000余人。
而在文物收藏以及拍卖市场中,陶瓷收藏品历来都是拍卖市场的一个热点,且拍卖价格不断走高。
以晚明青花瓷器价格为例,十年来价格增长近二十倍。
以2005年全球拍卖市场的统计资料为例,拍卖成交价超过2000万的陶瓷器就有30余件,其中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成交的 “鬼谷下山图”元青花大罐更是以1568.8万英镑(约2.36亿元人民币)的价位创下了单件陶瓷收藏品拍卖的历史新高。
 陶瓷收藏以及拍卖市场的兴起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繁荣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但是,市场的发育与成长迫切需要我们解决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客观而又科学地甄别赝品。
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采用新方法与高新技术精心仿制古陶瓷,使赝品在器型、纹饰、釉色等外观特点上已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严重冲击了市场,给刚刚兴起的市场以及参与市场的单位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历史以及国外的情况分析来看,真品与赝品共舞的时代还会继续,且会伴随文物市场的发展壮大而愈演愈烈。
二是如何客观而又科学地鉴定文物的产地以及时代(又称断源与断代)。
目前,国内文物的鉴定主要依靠有经验的文物与考古学者,取得了较好的鉴定结果,但也暴露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多名鉴别者所鉴定结果的不一致性,这给文物的收藏以及拍卖价值的确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文物走私和其他种种原因,使得我国许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尤其是在中华民族蒙受灾难时期,大量的珍贵文物被掠夺。
据不完全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个博物馆里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鉴定手段将在防范文物走私方面和中国流失、被劫文物的回归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古陶瓷仿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古陶瓷的仿制还主要是针对其外观形态,包括造型、胎质感、釉色、图案纹饰、落款以及一些工艺痕迹(如火石红、以及所谓的蚯蚓走泥文等在在现代陶瓷生产中被认为是工艺缺陷的特征)等等,近来由于部分收藏者常使用低倍放大镜,因此釉中气泡的大小、多少等也成为仿制者工艺制作时颇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一般情况下,所谓精仿、高仿的古陶瓷,多尽可能采用传统的古瓷制备工艺,包括原料的处理(原料的选择、原料的水碓粉碎、淘洗、陈腐、练泥、手工拉坯成型直至烧制等),以避免现代工艺制作所带来的痕迹和特征,如传统的水碓粉碎和现代球磨粉碎就有较大的差异,实际上有的古陶瓷研究者就曾对此作过研究,发现两种不同粉碎方式处理后的原料颗粒级配有显著的差异,而传统的陈腐练泥和现代的真空练泥机处理后的原料,在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大小、数量也有显著差异,至于成型工序的现代注浆、压坯成型和手工拉坯更是从外形有明显的差异。
   在器型、纹饰以及落款等的仿制方面,仿制者通常是通过博物馆的实物观测,书籍、画册的模仿,尤其是通过古瓷碎片、残器中获取信息,从仿制某一件具体器物而言,往往从获取其口沿、底足入手,所谓“有天有地”,再结合其他碎片图案,摸索推测其整个图案的布局。
有条件的也有高价购买一件出土的、已经破损的瓷器,目的是为了仿制上面的纹饰。
实际上一些所谓的仿制行家往往手上握有大量的古瓷标本碎片和残器,这也是市场上有些特殊部位的残片价格很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直接仿画之外,他们还会采用细毛笔蘸墨汁在原件上勾勒出轮廓,然后用透明白纸印出轮廓,再将该纸贴在新的瓷胎上摹,这样往往效果较好。
而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仿制者已有采用电脑进行三维扫描纹饰的例子,纹饰几乎丝毫不差。
器形也是如此。
此外,今天的古瓷仿制者比较起过去的艺人,一个最大的便利就是可以利用各种博物馆图录和图书,并根据上面的图片和数据,模仿纹饰和器形,以达到惟妙惟肖的效果。
   在胎质、釉色方面,由于古代原料已不可能或很难完全获取,而对于利用新原料仿制古瓷的人来说,如何确定新的配方,以尽可能达到胎质和釉色方面和当时器物的相似,并非一件易事。
有一些仿制者为了节约成本,往往直接购买来自外地制泥厂的原料,用这些原料制作的瓷胎通常较容易识别真伪。
比较难鉴别的是严格按照古配方制作的瓷器,当然,如前所述,由于原料的有限性,古代陶工所用的原料很多已无法获取,因此今天的仿制者终究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
为了能以假乱真,仿制者还常用一些障眼法,例如:1)老胎新绘,比较常见的是利用清代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再低温彩烧,使其价值增倍,这时单纯依据器型和胎质状况就很容易进入误区,这种情况较为多见;2)老釉新胎,仿制者利用出土的一些过去的釉料来装饰新胎,这种情况非常少;3)旧件新器,老的足、流、底、口、颈等等出土的古瓷残件,大多不是属于一个器物个体的,但经过切割打磨等,被仿制者重新组装在新的器件中,这种作伪迷惑性较强,对比整器的各个部件是否一致是关键。
4)接底。
新器接底是仿制者使用最为频繁的手法之一了,共有两种模式,其一是所谓的热接,也即通过釉泥粘接后,再高温烧,有的为了避免接痕明显,多在接口处上彩,内侧上釉等,其二就是所谓的冷结,就是接口处理较为细腻,用胶粘接,然后进行所谓的调色,使肉眼难以轻易发现其接痕;5)假拼。
即把一件仿制的较为到位的新器敲碎,然后重新拼接,利用人们对碎器复原件一般为真品的心理,从而达到作假的目的;复火等,复火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将残缺的旧器(残缺部位较小,如器身的冲或器口的磕口)的残缺部分修补好,再放入窑中复烧,出窑后完整无缺,价格便提升数倍。
此种方法较易看出痕迹。
   此外,为了以假乱真,古瓷仿制者还必须完成一个所谓“做旧”的工序,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做旧方式,包括1、做伤:为使新瓷外观上显得年代久远,人为制造一些所谓的旧伤,常用的办法有用细砂轮或砂纸打磨器物,主要是胎底,同时将瓷器放在地上来回滚动,或用有些韧性的硬器,如景德镇当地有些仿制者用麻将牌等轻轻敲打出崩口,以使裂口更自然; 2、剥釉:也有多种方法,有的再仿制品上釉时,就在釉中加些许耐火泥,烧成后再撬掉,形成较为自然的剥釉现象,还有就是使用比较机械的方式,即在沿口上,用锉刀的尖端先撬出一个缺口,然后继续延伸等; 3、涂泥:对新器涂上一层特殊的泥料,然后在电炉中约700℃烤烧,造成陈旧感;4、去火光:由于新烧器多有光亮,所以有的仿制者利用氢氟酸对釉面的腐蚀效果,兑水并用刷子均匀涂刷器物的表面,由下往上刷,釉层厚的地方涂刷时间可长些,薄处可相对短些,一般涂刷半分至一分钟左右后,即马上用水冲洗干净,以免时间过长,釉层表面腐蚀得太厉害会毫无光泽。
如果觉得太亮,有的仿制者会在器物釉表面涂点色拉油,增加其玉质感;5、做色:其目的是给人一种陈旧感。
通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掺入少许红糖,涂遍器身,底部足圈重点,约48小时后用干布擦拭。
所有露胎处、开片处几乎都呈不同程度的紫褐色。
如果觉得底足颜色太深,可用洗衣粉擦洗,用细砂纸打磨,使胎微露白色,似糯米胎,视觉上给人以误差。
6、做土锈:通常在缩釉处、露胎处涂少量502胶水,拍上黄泥,其中带有少量老石灰。
在做旧方面,仿制者的手法也是日新月异,而“做旧”的手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做旧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征为主。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今天是做旧的第二阶段,以仿传世品的特征为主。
传世品由于保护得当,一般不会出现出土器物那种较大程度的釉面破损,釉光温润,且底胎比较细腻。
3、古陶瓷自然科技鉴定法的出现        近百年来,人们通常是以传统的“目鉴”来判定中国古陶瓷的历史、年代和窑口。
这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而行之有效的鉴定方法。
传统鉴定法(也称“目测”法)是运用传统上的归纳和类比的方式进行,即依据有确切纪年墓出土的器物和带有确切纪年款的标准器物来进行同类器物的归纳,将其它的与这些标准器物的面貌相同或相近的器物归纳在一起,以此得出标准器物时期瓷器的整体面貌的结论。
通过对中国古陶瓷的造型、胎体、款识、釉面、烧造方法等进行仔细观察后,对古陶瓷的装烧方法所遗留的历史痕迹、彩绘用料及装饰方法等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彩绘图案纹饰的艺术性对比研究,经过对古代文献资料的验证考据,考察中国古陶瓷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生活状况以及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倾向,结合各类考古出土资料,而做出的鉴定结论。
传统鉴定法主要依靠人的感观,一般来说,需要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辨伪,即鉴定这件陶瓷确是真品,还是后代的仿制品或伪作。
这是鉴定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第二是断代,即鉴定陶瓷制作的时代;第三是断窑口,即鉴定陶瓷的产地,属于某一窑口的产品;最后是评价,即评定这件陶瓷质量的优劣,以及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传统鉴定法是在建立了标准器体系的情况下,对照鉴定的。
鉴定者长期接触了大量古陶瓷标准器后,经过人脑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各个时代不同窑口的本质规律,这些规律也可称之为时代特征或时代感。
同时这种传统的鉴定方法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依据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古陶瓷研究的不断深入,而积极吸收新的知识,并广泛运用于鉴定实践中。
因此传统鉴定法无疑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规律性和科学性。
然而,在用传统法鉴定瓷器时,由于鉴定人各自的文化素质、学识、眼界、胸怀和心态各不相同,而传统鉴定法的许多精妙之处,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缺乏客观标准。
而且,由于纪年陶瓷数量很少,绝大部分的古陶瓷通常只能根据其他参照物来断代,而由此推测的年代的可靠性有时难以保障。
尤其是针对一些虽少但客观存在的“高仿古瓷”,仿制者以实物为母本,以模制和手工拉坯成形。
对瓷器烧造过程中产生的收缩率经过多次实践,并进行适度的加工,器物造型准确自然,其成品的重量差异与真品微乎其微。
釉面采用传统釉料配方。
对各种釉料配制和烧造温度进行数十次甚至数百次的调试,再以同时期的瓷片实物标本进行对比,在视觉效果和质感上已很难区分。
纹饰图案则采用照相复印的方法,由具有熟练技艺的工艺师进行手工摹画,线条比较准确生动。
面对这类“高仿古瓷”,依靠传统的鉴定方法,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主观意识往往对鉴定结论有重要影响。
同一件器物,经不同的鉴定者鉴定,有时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论。
因此人们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传统鉴定法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新的鉴定手段。
 如前所述,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的新技术、新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包括古陶瓷在内的文物研究领域,作为古陶瓷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陶瓷的鉴定也不例外,用科技手段对古瓷器进行检测获得的测试数据,特别是那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数据,可以在瓷器鉴定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迄今为止,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真正有效的应用于古陶瓷科技鉴别的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热释光技术和成分判别法。
 利用化学组成来进行古陶瓷的科技鉴定研究已具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19世纪50年代,奥地利J.E. Wocel首次提出文物的制作年代与产地可能与其成分有关,而在1895年,美国哈佛的Richards就应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之邀,对Athenian的古陶瓷进行过化学分析,发现其化学组成具有有趣的一致性。
1954年,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Robert Oppenheimer和普里斯顿大学化学系的E.V.Sayre和R.W.Dodson用中子活化分析研究了地中海地区古陶瓷原料产地。
在中国,如周仁、李家治等人在上世纪60年代初对陕西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陶瓷碎片进行了系统的主、次量化学组成分析,发现其化学组成与“北方青瓷”有很大差别,而相似于安徽屯溪出土的西周陶瓷碎片,表明张家坡陶瓷碎片和屯溪西周陶瓷碎片可能都是在南方烧造。
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首次利用元素组成进行古陶瓷的判别。
目前,在我国,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学院、复旦大学、国家博物馆等单位也都开展了利用古陶瓷的元素组成进行古陶瓷的科技鉴定的相关研究和服务。
而在利用热释光法测定古陶瓷年代方面,最早用某些矿物和陶器样品储藏的热释光来估计它们最后的一次加热以来所经过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
首先提出地质和考古年代测定设想的是1953年威斯康辛大学的Daniels等人。
1960年伯尔尼大学的Grogler,Houtermans和Stauffer第一次探测了古陶瓷发射的热释光,同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Kennedy和Knopff在美国科学进步会议上发表了用热释光测定年代报告。
目前世界上采用热释光进行古陶瓷年代测定研究和服务的,有代表性的机构是牛津大学的考古研究室,在我国主要有香港中文大学和上海博物馆等单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76c50dcd24534bc93a1c52664f596ab0_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