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美壶网

宫廷珐琅彩瓷鉴藏 2016-11-03

图片资料   江西九江 李训刚   珐琅彩瓷是清宫造办处在皇宫内制作的一种宫廷御用器物,它是在景德镇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珐琅料彩绘,然后经低温烧成。
这一器物品种少,产量亦少,但却制作精良,一直秘藏宫内,一般人是很难见到的,后来才流出宫外,在社会上偶一见之。
珐琅彩初创于康熙时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时期,之后烧造很少,民国时期有不少仿制品。
  珐琅彩又称瓷胎画珐琅,是康熙时期移植铜胎画珐琅工艺烧成的彩瓷品种。
珐琅彩瓷器的制作不同于景德镇烧制的其他瓷器,景德镇仅是制作素胎,绘画由远在北京皇宫的宫廷画师完成,最后由清宫造办处的珐琅作坊进行二次烧制。
珐琅彩瓷器继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坯、成型、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都采用了最成熟的工艺。
  这款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为清乾隆年间的清宫御用瓷器,高24.6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11.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瓶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微撇。
颈部两侧各置一垂带形耳。
瓶内施松石绿釉,外部通体以粉彩及蓝料彩装饰。
腹部四面圆形白地开光内绘四季山水图。
春夏二图内各题七言诗两句,春曰:“春到心间饶富丽,柳烟苍雨总宜人。
”夏曰:“风邹谷纹圆远濑,霞堆峰势映明川。
”秋冬二图内各题五言诗两句,秋曰:“淡月梧桐影,轻风罗解香。
”冬曰:“梅帐春融雪,松窗月舞龙。
”诗后皆有阳文“乾隆宸翰”及阴文“惟妙精进”两枚方形印章。
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因为瓶颈部设计成双层,外层可转动,所以称为“转颈瓶”。
  乾隆时流行在瓷器上使用圆形开光进行装饰,使纹样主次分明,并增强立体感。
此瓶在欣赏四季不同的开光画面时,可通过转动瓶颈使双耳始终处于正面两侧位置,用心巧妙,别具情趣。
  /*门户阅读页显示上下篇文章 BY:cr180*/ .cr180nextitle { height:auto; overflow:hidden; padding:3px 5px} .cr180nextitle span{ font-weight:bold; display:block; float:left; width:50%;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overflow:hidden} .cr180nextitle span a { font-weight:normal} /*门户阅读页显示上下篇文章 BY:cr180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67c5e5ffb9d45bb297346a3760ebfb41_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