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观首博《瓷器真伪对比展》略谈‘去伪存真’ 2016-12-07

北京一家拍卖公司拍卖的清雍正款十二花神杯 集雅斋制作的十二月花神杯_副本               近日观首博《瓷器真伪对比展》,以明清器物居多。
仿品皆某栏目历次‘宝锤’击碎之物,或器形雷同、或品种相类、一一比对并加以说明,可谓创意新颖且视角独特。
但游历一圈后便有如下体会。
       这些所谓的“如假”之作,对于熟悉古瓷的内行甄别可谓‘小菜一碟’,而对于外行之人观后仍是‘一头雾水’,甚至比看前更添疑虑和“恐惧”!“怎么就假了?”,“为什麽是真的?”,观者细细私语不绝于耳。
可见“真、伪”并非通过“砸”就可以判断!只能提醒大众“收藏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所以,了解古代陶瓷还需阅读书籍,上手实物,理论结合实践 ,方能积累鉴定经验,最终运用文化判断文物 ,透过文物还原历史 。
       其实,大可不必颇费周章,一“砸”惩“伪”!除了能够增强炒作噱头,只能会误使观众对于艺术存在的价值产生扭曲的判断。
本来“真、伪”的概念就会随着时代有所改变,例如“民国仿”在当时是“伪品”,时至今日也已“熬”成文物,遂而也成“真”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笔者倒是认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主要是靠“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鉴”。
       “仿”的行为,是最直接和有力促使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延续,在逐步“追摹”的过程中,才可能出现品种的创新及技艺的改进。
从某种意义上讲,“仿”的背后是对祖先精神的追随,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向往。
       回顾历史,官方重视文化,则注重收藏,于是民间博古风气随之大兴。
“官仿”器物注重体现国家实力,迎合“圣意”,而“民仿”则更多是在趋利的前提下,逐步提升精美和“逼真”程度,渐而“炉火纯青”。
此举,颇迎合古谚“弟子不必不如师”、“青于蓝而胜于蓝”所要表述之道。
“仿”同时也带有不同时期文化略影以及技法特征,为后世研究历史脉络留下线索,在文化史、工艺史也有其难以抹杀的特殊功绩。
可见‘仿’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而今“收藏热”持续升温,投资意念高涨,使得“收藏”夙求相比旧时,更加轻文而重利。
闹得人人都以“捡漏”扩充资本为志,而远离藏品对于自身文化的修为。
越想绕过“仿、赝”之作,越发买假打眼。
被商人蛊惑后,困于古董行规和买卖条约束缚,于是就把怨气撒向“仿”品。
殊不知,旧时收藏多为小众行为,故而心态相对平和,即是偶尔买错,也不至于倾家荡产。
今日科技发达,信息云计,使得“仿品”质量相比历朝描摹有过之无不及。
其中诸多“高仿”已到与真无二的境界。
加之动用资金越来越大,这个“八百万”那个“八千万”,动不动就以“亿万”作为衡量单位;刚刚旦言:“……国际市场价格……怎样”一会又语:“……国内行情……如何”,总让人感觉有些如“过山车”般的价格攀比,衡量自己的藏品价值是否能与“国际接轨”,成为大家最热衷的话题。
“爆炒”的手法,是否能帮助“宝主”更加了解自己藏品的内在艺术不得而知,但的确让很多人知道有些“东西”走出“国门”卖价可能会更高!加上公众媒体推波助澜似的“你猜少了”,“他猜对了”等等商业模式的煽情和鼓动,把“懵懂”藏家搞的“欲火焚身”,入行即成“打眼”之人。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而今的市场,不论“高仿”与“低仿”,还是“真品”与“普货”,在这种热浪中,都变得相当“滚烫”,越发都“伤不起”了。
大有“古董不可摸,伸手必被灼”的态势,这难道都是“仿”品的错么?        “仿制”都留有时代的烙印,你我身在当代未必能全部察觉。
有一天它们也将成为“文物”,后人也将会依靠信息,做出判断。
诚然也会有所“误判”,但原因不外乎经验不足或受人左右,就像专家鉴定“玉衣”、“玉凳”等荒诞之事。
所以鉴定“真、伪”不仅与知识相关,更关乎职业操守。
       人心尚不“存真”,何必为难一物?        当社会进入“后”收藏时代,仿品也就有了自身位置,相信更多喜爱中国文化的朋友会借助“仿品”感触到古人的智慧与意境,用解读的心态淡化“真、伪”的陈旧观念,而对于哪些最能体现传统技法的“高仿”品,能用接纳、权衡的目光,合理的价位,最“零距离”的体会那不曾远去的历史和艺术之美。
使“艺”不在蒙尘,使“制者”不在蒙羞。
       当“宝锤’”不再杀气凛凛,弄得瓷片乱飞,惊心动魄。
“文化”、“仿品”、“制者”、“宝主”、“商家”处于同一舞台,不再几败俱伤,而是为国粹喝彩,共襄盛举,才得皆大欢喜!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6633cddc54e1de05c1f0f22d6489719f_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