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瓷上水墨青花分水的继承与创新 2016-10-01

  青花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起始于唐宋,成熟于元代。
制作时,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所成效果蓝白相映,晶莹明快,怡然成趣。
青花分水画法发端于明朝成化年间,于天启、崇祯时期获得较大发展,至康熙中期成熟。
  釉料与青花   每个时代青花瓷的用料都有不同特点。
比如明早期永乐、宣德年间以苏尼勃青料烧制的瓷器,发色浓艳,浓黑处带“铁锈斑”,蓝中带锡光,手摸有凹陷感。
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年间早期的平等青料烧出的瓷器则发色稳定、淡雅、柔和。
明中晚期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使用的回青料,其发色艳丽、蓝中带红。
明中、晚期的官窑和民窑都有使用石子青料和浙江料,但选料有粗、细之分,早期的选料较细,尤其是官窑器物,青花发色都较为纯正、稳定,多呈淡青或灰蓝色,较少出现铁锈黑斑。
而民窑选料较为粗糙,且多带黑斑或杂质。
石子青料发色一般较为深沉浓重,料性不太稳定,多呈灰蓝或灰黑色。
提炼上等的浙江青料,发色也有稳定、深沉、青翠、明亮的特点,近似于云南产的朱明料,故也多被用于明代晚期和清代早期的官窑器物。
从明末天启、崇祯时期还出现过一种被称为过渡期的青花瓷,其呈色纯正、鲜翠、明亮、层次分明,并有多种色阶,立体感较强。
特别是清顺治、康熙年间多使用上好青料(又名翠毛蓝)。
其发色显得深沉、稳定,但不似明代那样有深入胎骨感。
到清代中、晚期则常见使用浙江料,但选料已不甚精细,大多缺乏康熙时期那种带明、暗色阶和多层次立体感效果,发色亦多呈灰蓝、淡青或灰暗色调,且多有飘浮、晕散、黑斑等现象,在晚清民窑器物中这种情况尤甚,并一直延续到清末。
清末到民国早期还出现过一种洋蓝料,其发色浓烈、浮躁、刺目、蓝中发紫,犹如紫药水,更缺乏色阶层次,给人锋芒毕露的感觉,此料也多见在民窑青花瓷中使用。
  现代的青花瓷既传承了古代的精巧工艺,又有创新。
从功能上分,现代青花瓷大致可分为三种:日用瓷、仿古瓷、艺术瓷。
在装饰形式上,青花还经常与釉里红、颜色釉、粉彩、古彩、新彩、玲珑等形式结合起来,相互衬托而形成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等种类。
  分水是个体力活   青花是火的艺术,不仅要求艺术工作者精心创作,还依赖于烧成后白里泛青的釉色相衬托,以及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和质地美,才能创造精美的青花艺术作品。
  分水其实是个体力活。
人们在感受瓷器创造出的艺术美感的同时,却很难体会到制造者的付出。
相对于其他技法,青花分水对创作者的投入有更多的要求。
有时候创作瓷器只需要将瓷坯放在桌上即可,但在运用青花分水这门技巧时,就必须将瓷坯放在腿上,依靠身体来调整瓷坯的方位,进而控制下笔和收水的位置。
对于一些大件的瓷器而言,创作的过程确实十分辛苦。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654d581422d7ca380502422413926ed9_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