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明代天启、崇祯时期资器的鉴定 2016-07-10

1、器型大多不规整。
此时出现了日本风格的造型。
崇祯时,器型不规正的现象较天启时更为突出,一般器物,胎体厚重,修胎粗糙,底足常常有旋削刀痕和重刮削痕,并且多有粘砂。
  2、胎质粗糙为多,淘炼不精。
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细,并有万历遗风。
  3、釉面亮青程度明显减弱,施釉稀薄。
崇祯时,器口普遍施加黄色酱釉。
   4、青花有四种不同色调,其中晕散和黑灰的与那种纤细轻淡的色调相差悬殊。
崇祯时,青花色调的晕散和走釉现象比天启时更甚。
常使纹饰模糊不清,也有较鲜亮明快或类似天启时谈描色泽。
 5、纹饰中多反映出日本风格,如扇面纹、皮球花纹等。
另外,明末清初时盛行的题诗联句风气,在此时亦有表现。
此时流行的豪放夸张的减笔写意画,与万历那种密麻零乱的纹饰构图,形成鲜明对比。
   6、器足可见里收向心式的刮削痕和放射状跳刀痕。
也有的器足留有类似明初器底的小乳头,此时底足不施釉的较多,但沾有砂粒。
多为细润白砂底足,足边修切圆滑齐整,胎体裸露部分较多。
形成了明末清初独特的器足特征,并为断代提供了依据。
   7、天启器物款识少。
一般写于器底。
格式为“大明天启年制”。
崇祯时,从款识上看,有书官窑款识的,也有以隶书写干支纪年款的,此外,还多见随意乱写的“宣德”、成化”、“嘉靖”等伪托前朝的年款。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504a62be43da71542ef5433095288466_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