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景德镇瓷雕之痛:廉价倾销精品难寻 2016-07-15

十年前,一个货柜的雕塑瓷曾被国外客商独自包下,创造了景德镇瓷雕商一夜暴富的神话;十年后,雕塑瓷发展脚步缓慢,甚至业内人士纷纷转行“画瓶画盘”。
在国外,来自西班牙的创意陶瓷,动辄数十万的雕塑品牌仍备受青睐。
在国内,景德镇的雕塑瓷,甚至一两百元的价格却少人问津。
有人说,种种迹象表明,雕塑瓷的春天在一步步逼近,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如此坚持如此乐观。
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元素来创作雕塑瓷,将是雕塑瓷走向春天的动力和源泉,许多人正为此付出努力,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为雕塑瓷烙上“景德镇”金字招牌的烙印。
从一夜暴富到遭遇瓶颈  对于景德镇雕塑瓷的变迁,从事雕塑瓷经营11年之久的朱金明显然有发言权。
在国贸广场拥有一家陶瓷店的他,见证了雕塑瓷十余年来发展的历程,雕塑瓷的起起落落,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让朱金明纠结的不只于此。
事实上,他擅长用数据来讲述那些属于雕塑瓷的经典故事。
十年前,同行中有一个雕塑瓷的经销商,发了一货柜的雕塑瓷到马来西亚,没等集装箱落地,货柜里的所有雕塑瓷就被马来西亚客商全部预订。
一个货柜的概念或许并没有多少人了解,但如果说十年前的那一刻,景德镇又产生一个百万富翁,你会明白,一个货柜对一个普通景德镇人意味着什么?一夜暴富的神话!这也是之后雕塑瓷展销热渐起的原因之一。
在朱金明的记忆中,十年前的福禄寿三星雕塑价格在2000元左右,而如今,能卖到二分之一的价格已是不错。
制瓷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一些作坊诚信缺失,制约着雕塑瓷的发展,甚至成为了一种瓶颈。
 如今,一些做雕塑者纷纷转行“画瓶画盘”,但坚守和持乐观态度的也大有人在。
西班牙雕塑瓷的启示 在国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创作的雕塑瓷名作《哈哈罗汉》的仿制品随处可见,价格一度低至每件几十元,而为数不多的真品反而淡出市场,这样一个事实,令业内人士十分尴尬。
如何杜绝仿制品,打造雕塑瓷的景德镇品牌也成为业内人士思考的问题之一。
反思者中,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现执教于江西陶瓷工艺美院、从事瓷雕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李振华,绝对是花心思的一个。
一次在青岛参观西班牙雕塑瓷的经历,给_『他极大的刺激和启示,让他下决心为雕塑瓷做些什么。
“那是在去年春节时,我去青岛海信购物广场参观了一家创始于二战后的叫雅致的西班牙陶瓷雕塑品牌。
”李振华介绍说,雅致的一条50厘米左右高的雕塑瓷龙叫价40余万元,一个1米多长的瓷船标出了190多万的高价,即便是一个巴掌大的人物雕塑,也要2000元人民币。
 参观后,给他的触动挺大, “为什么我们景德镇雕塑一两百元一个,经销商和消费者还嫌贵?我觉得,两班牙瓷商除了拥有时尚的青年设计师和营销团队外,还拥有品牌的力量。
” 来自业界的思考 今年7月8日,朱金明带一个参观团去广东佛山参加某陶瓷厂建厂50周年庆典,看着厂里出炉的新鲜而有创意的作品,他和随行者都感觉很有帮助,认为容易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这段时间,朱金明正在筹划一个“雕塑艺术交流中心”,尽管十年前一个关公卖一万元的辉煌景象不复存在,但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雕塑瓷的再热,会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重塑辉煌并不是一个不可触及的梦,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都来为雕塑瓷的发展出一分力,这样的理想并非不可能。
 和他一样,在雕塑瓷创意方面有着独特追求的青年陶艺家杨博,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雕塑瓷辉煌再续的践行者。
他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中获奖的陶瓷浮雕作品《历史足迹》就是通过将敦煌文化融人陶瓷创作中,并加入了一些新的创意元素后,而创作出一件受业界好评的优秀作品。
在他看来,应该超越传统,将创新元素融人雕塑瓷创作之中,在现代和传统之间找一个契合点,在潜移默化间完成雕塑瓷的蜕变。
 而所创作的陶瓷雕塑作品多次参加大型展览的李振华认为,景德镇雕塑瓷“互相压价、低端营销”的竞争策略,是不正确的,非理性的。
他现在也在打造自己的品牌模式,带了几个大学毕业生在做艺术瓷、礼品瓷和艺术玩具,在他的设想中,以雕塑作品为本,将设计和雕塑艺术能够融合在一起,推出一些新产品,这不仅能更好地丰富教学,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爱上这个行业。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他带过的几个学生在乐天陶社已经有了自己的摊位。
去年一家礼品公司跟他合作设计的一款礼品瓷,一经投入市场,反响效果还不错, “但毕竟个人的力量有限,都是小打小闹,很多好的思路都不能施展。
” 像朱金明、李振华一样,想为景德镇雕塑瓷的发展做实事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在用行动迎接着景德镇雕塑瓷春天的再次到来。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景德镇瓷雕的优势远未发挥  现在说到景德镇的瓷雕,外界评价有些负面,我们自己有时也感到心痛,一些人也显得信心不足,不少做雕塑的换手画瓷器的情况也的确存在。
其实静心想想,景德镇瓷雕目前面对的困难真的那么不可克服吗?我看未必。
现在谈到景德镇瓷雕的最好时期,人们会怀念上世纪80年代,那时雕塑瓷厂以创作水浒108将为标志,达到它的鼎盛期,以曾山东、何水根为代表的景德镇传统瓷雕力量,当时也比较强;陶瓷学院以周国桢教授、尹一鹏教授为代表的学院力量,加上轻工部陶研所康家钟、张育贤等强将,使得景德镇瓷雕在当时的创作和市场都比较强大,与广东石湾、福建德化呈鼎立之势。
现在的1宵况与那时相比呢?在我看来,现在的景德镇,不管是瓷雕人才队伍,还是作品质量,依然是景德镇最好的时期之一。
陶瓷学院以周国桢教授为代表的学院雕塑力量应该说比原来更强了,周老师的瓷雕得到市场更大范围的追捧,姚永康教授的瓷雕水平得到世界陶艺界的好评,青年教师孟福伟表现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生死时速》、张婧婧的《弧系列》分别获得第11届全国美展金奖和铜奖,都是瓷雕。
雕塑瓷厂因为前些年改制,现在办成了“创意文化产业园”,在景德镇也是很有生气和创新活力的陶瓷创作基地,这里每周的两个“创意集市”,我也会经常去看看,很多好的陶艺中不少就是陶瓷雕塑作品,尤其是看到很多年轻的面孔,有的是青年教师,有的是来自全国各地毕业不久的美院大学生,这些都是景德镇过去没有的。
现在的景德镇,与其他陶瓷产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这里不仅云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也吸引来了很多外国艺术家,其中也有雕塑家,如韩国的李伶美,其雕塑很有创意。
景德镇本土雕塑家中,作品艺术质量高和市场做得好的也可以列出一长串,如张育贤、聂乐春、李恭坤、高峰、徐波、曹春生、赵坤、周玲等。
景德镇瓷雕近几年之所以给外界感觉萎缩了,停滞了甚至落后了,其根本原因一是市场产业化程度不高,瓷雕人各做各的,没有形成应有的合力,再者,景德镇瓷雕就艺术家个人而言各有特色,但作为一个千年瓷都,其瓷雕地域特色和整体风格还在探索、形成之中,这一点似乎还没有德化和石湾那么风格鲜明。
 雕塑瓷本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本该在景德镇瓷艺产业总量中占得应有的份额,一个没有雕塑瓷的景德镇是不可想象的。
为什么现在的景德镇瓷雕销量不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呢?我感到问题就是出在“合力”上。
德化和石湾,因为都是靠做雕塑吃饭的,所以从政府到个人,不论是政府规划,还是个人私下闲聊,都会自觉地共同维护好雕塑的声誉。
因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景德镇瓷艺品类丰富,大家又都在做市场,都有竞争,于是有意无意间不注意互相维护,甚至有的互相贬损。
不但是画瓷的与做雕塑的,还有学院派与传统派,教授流与大师流,本土艺术家与外来艺术家,传统技艺与现代陶艺等,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而陶瓷雕塑,最容易被诟病的就是说它“复制”,你说他说,越传越广,加上一些不具备雕塑技艺的人随意翻制他人作品,而且粗制滥造,市场监管又不到位,使得景德镇瓷雕的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其实对陶瓷雕塑是“复制品”一说需要区分,应针对不同作品作不同分析。
假如一件作品像工业产品那样批量复制生产,包括一些“盗版”复制他人作品的,当然是复制品。
作者自己亲手创作的作品,翻模是由陶瓷工艺本身  需要决定的,作者在翻模制作时有很多再创作成分。
按国际惯例,作者亲自复制的10件以内(编号限制),均可视为原作。
有的限制几一卜个,有的限制几百个,如果是生肖瓷,千个以内算到顶了。
按行业规范,雕塑家的每件作品都应该是有限量复制数,编上号并特制防伪标记的,每件作品都须有收藏证书和作者签名。
这件作品限定的数目售完后,模子销毁。
按照行业规规范操作的艺术家,一般都能以良好诚信度获得市场的认可。
 此外,如何通过共同努力,强化景德镇瓷雕的地域特色和整体风格也很重要。
景德镇瓷雕有着丰厚的历史传统,南北朝时期,景德镇就有关于陶瓷雕塑的记载。
稍后的隋朝大业时期,景德镇成功地烧造了两座狮象大兽,并“奉于显仁宫”。
1990年秋,在景德镇白虎湾附近发现的唐朝“大和五年”明确纪年的青瓷碾,其雕琢的工艺手法,凸显出唐至五代的陶瓷雕塑工艺风貌。
宋元时期湖田窑的隐青釉瓷雕,做得非常好。
近百年的粉彩加彩瓷雕,也是景德镇瓷雕的鲜明特色,这些优秀传统技艺,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和传承,使之形成景德镇瓷雕地域特色和整体风格的基本脉络。
听说即将成立的景德镇雕塑院将致力于做这件事,很值得我们期待。
在挖掘和打造景德镇瓷雕地域特色基础上,加大对瓷雕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景德镇老一辈雕塑家,如曾龙升、蔡金台、曾山东等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宣传和研讨、传承,加强对当代从事雕塑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宣传,使社会上对这个行业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有更多的正面了解。
充分发挥景德镇瓷雕人才雄厚的优势,更加注重并鼓励创新,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景德镇陶瓷雕塑的总体发展作出规划,我相信,景德镇的陶瓷雕塑一定会再显辉煌。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曹春生:景德镇瓷雕之我见 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古代发展,是由明器雕塑迈向以清供、把玩意味为主的陶瓷雕塑,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长河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景德镇影青瓷塑和彩瓷雕塑与秦汉唐陶塑、唐三彩动物雕塑、秦始皇兵马俑、德化的白瓷雕塑、石湾的釉彩陶塑相比,同样是中国陶瓷文化中最具艺术价值的造型形式,其文化符号对现当代的陶瓷雕塑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在景德镇陶瓷雕塑发展史上,不说宋代的刘永之,明代的陈仲美,清代的陈国治、黄炳荣和民国的游泽长、曹文祖;也不提解放后的曾龙升、蔡金台,这些景德镇陶瓷雕塑优秀传统的代表人物,以其时代的光辉影响着后人。
我要说的是近40年来,周国桢、康家钟、涂金水、张育贤、刘超鸿、聂乐春、刘远长、唐自强、杨苏明、李恭坤、熊钢如、姚永康这批科班出身的作者,对景德镇陶瓷雕塑做出的贡献,他们都是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代表人物。
其中周国桢和姚永康的贡献在中国陶瓷雕塑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周国桢将景德镇古代用来装饰器物的诸多颜色釉,作用于动物雕塑的创作,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将古代泥条盘筑做大缸的传统工艺,应用于陶瓷雕塑创作,完美地将古老技艺与动物雕塑造型融为一体,创造了陶瓷雕塑新的语汇。
这两项艺术语言的研究、开发都是前无古人的实验。
姚永康以做女人体雕塑和人物陶瓷雕塑见长。
作品吸收汉唐两宋意味,苦涩中含有灵动之气,具有“石磨流水泉滴砂,鬼灯如漆点松花”之境。
他自创泥片卷塑的雕塑技艺,使艺术作品充分保留创作时的泥味和手制痕迹。
他的这一创制语言,独立于古往今来雕塑制品翻模复制的技艺之外,凸显着劈山引水的气势,也滋养了许多后学者的艺术提升。
作为三维空间的艺术实体,雕塑瓷的创制过程需经多个复杂工序,每个环节都与专业性很强的手工技艺密不可分,比平面作品复杂很多。
时间成本高,创新难度大,耗时耗力,技术繁琐。
一般来说,一个人创作一件全新的雕塑作品时间至少3个月甚至半年,有些雕塑家一年不过创作三五件作品。
既劳心,又劳力,更要创新,很不容易。
因此,很多陶艺家认为,做瓷雕“吃力不讨好”,的确有其难度。
我认为制约景德镇陶瓷雕翅的发展有三个因素:一是雕塑创新难度大,周期长,不像陶瓷绘画可以立竿见影,使得从业人数减少;一是一火批从事雕塑的作者转向陶瓷绘画,觉得确实“来得快”,直接消减了雕塑从业群体的热度;三是社会认定雕塑复制特性的收藏价值定位,导致陶瓷雕塑市场萎缩。
这三个因素,在德化、石湾、宜兴等产瓷区并不突出。
根本原冈在于,这十多年来,景德镇政府相关部门对陶瓷艺术宣传导向和社会对陶瓷艺术原作认定取向片面。
这一人为的潜流作用,是造成景德镇陶瓷雕塑低迷局面的重要原因。
我认为,在这个追逐时尚审美的时代,陶瓷雕塑的创新应该分批量性和收藏性两方面进行。
批量化陶瓷雕塑是为大众制造美的,故需顺应大众的需求,着眼于创新设计,将雕塑瓷的实用性、生活化研究作为设计的课题。
瓷雕的市场潜力其实是无限大的,市场上的婚庆礼品,以及家居实用品等都可以体现。
享誉世界的台湾瓷器品牌“法蓝瓷”,就是很好的榜样。
它的产品几乎都与陶瓷雕塑造型有关,赏用结合,精致优雅,独特、人文、时尚、亲切、艺术是其设计和制作的灵魂。
“法蓝瓷”虽落户在景德镇,其营销理念却很国际化,因而很快跻身于全球市场。
而收藏性陶瓷雕塑的创新则要体现作者的艺术智慧和艺术个性。
尽显造型功力,发挥材料美感,保持制作手感,以突出艺术观念。
陶瓷雕塑技艺本身决定了其模制的特性,收藏性陶瓷雕塑创新可以在国际通行的“复制10个都是原作”的规则下进行,雕塑体量小的也可以采取不用模制的方式进行。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4920202a009baf9800309920a420600f_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