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吴爱华:“三大恶习”制约陶瓷评论 2016-08-12

     :“景德镇不缺陶瓷艺术家就缺陶瓷评论家!”20年前,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先生的遗憾,如今已成为历史。
目前,在景德镇活跃着一批优秀陶瓷评论家,他们热爱陶瓷评论事业,积极为陶瓷行业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景德镇艺术名瓷市场的培育贡献着聪明和才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然而,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在陶瓷艺术评论界,存在着“三大恶习”,严重地制约了陶瓷艺术评论的发展。
  [恶习一] 陶瓷评论只“评”不“论”   当前,有些陶瓷艺术评论人员写艺术评论文章,不分作者类型,也不分创作手法,就是先将艺术家经历简略叙述一番,再将艺术家的作品简略描绘一番,内容比较肤浅,也比较空洞,有点公式化;有些人就事论事,像看图说话那样描绘艺术作品,但只评不论。
作品好在哪里?如何好法?不得而知。
整篇评论文章只有论点不见论据,更没有论证过程,给读者一头雾水。
  众所周知“陶瓷艺术评论”,就是对各种陶瓷艺术现象(包括艺术行业、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运动) 以及有关问题所做的理性思考、分析、评论、归纳和总结。
  陶瓷评论中的“评”就是鉴赏、品评、评说,“论”就是论据、论证。
景德镇艺术陶瓷品种丰富、多彩多姿,可称世界之冠。
按品种类型分有瓷瓶、瓷板、瓷盘、镶器等;按工艺手法分有青花、新彩、粉彩、釉里红、颜色釉等;按创作手法分有国画式、油画式、版画式、当代式等不一而足。
如果评论人员仅仅简单的对艺术作品进行“文学式”的“看图说话”,而不从工艺美术的角度、艺术价值的角度、文化审美的角度、行业地位的角度、市场价值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有“评”有“论”的评论,不仅会打击创作者的艺术激情,也会抑制陶瓷艺术爱好者的审美水平的提升,最终将影响陶瓷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恶习二] 陶瓷评论只“报喜”不“报忧”   目前,有些陶瓷艺术评论人员,在撰写评论文章时,受到人情和权力等因素的干扰,就光讲作品如何好,甚至对某些败笔也说成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有些人在写作时怕得罪人,在评价某件艺术作品时,做一个老好人,来一个一团和气,堆砌众多赞美之词,使人看不到这件作品的真实面目和具体特点。
而部分大名鼎鼎的艺术批评家,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不敢恭维,基本上是千人一面、万篇一律。
我们很难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批评,而更多的是表扬式的批评。
  不可否认,艺术家之所以成为“家”,其作品定有过人之处。
评论家从欣赏的角度进行评价,本无可厚非。
但即使是顶级大师的作品也分代表作品、精品、合格品(一般品)、次品。
艺术家是人,他也会出于市场原因或心态原因或健康原因等,创作出一般的作品或应付之作,此时如果也采取报喜不报忧的方法,胡乱吹捧一气,既不利于艺术家个人技能的提升,也不利于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恶习三] 陶瓷评论只“拔高”不“贬低”   此外,还有部分陶瓷评论性文章,脱离中国陶瓷艺术现状和艺术家实际创作水平,任意拔高,讲过头话,甚至借机炒作某个人或某些作品,以扩大其市场影响,以致失去了陶瓷艺术评论的意义。
比如说,10个艺术家就有10个是“某某创史人”、“某某第一人”,100个艺术家就有100个“大王”、“大家”。
  众所周知,景德镇是享誉中外的瓷都,更是陶瓷艺术之都,景德镇乃藏龙卧虎之地,特别是近些年来,艺术陶瓷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但再怎样人才辈出,再怎样繁荣昌盛,也不至于人人都是大师、大王、大家?人人都是创始人吧?这种随意拔高的评论方式,长此以往,不仅混淆了视听,助长了艺术家的“大师、大王”情结;还有损陶瓷艺术评论人员的形象;更会误导收藏、投资群体,引起艺术市场审美标准、价格体系的紊乱。
  陶瓷艺术评论是陶瓷艺术家和收藏家(投资家)之间的媒介和桥梁。
在指导艺术家向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方向发展,引导投资收藏者朝正确的艺术市场方向进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笔者以为,每一位陶瓷艺术评论者,都应主动摒弃艺术评论的“三大恶习”,对具体的陶艺家的创作过程、艺术作品和具体艺术现象,要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评价和判断,并指出其优缺点,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承传,促进艺术创作的发展。
同时,每一位陶瓷艺术评论者,都应主动融入“做大陶瓷产业、做优陶瓷文化、做强陶瓷经济”的大陶瓷战略中去,努力转变评论方式,进一步提升陶瓷评论的权威性,打造陶瓷评论的光辉形象,成为培育健康艺术品市场的生力军。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3b9f0fa45b2eeeab2f4ac47b72e9b5ce_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