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美壶网

紫砂壶颜色多变的原因是因为紫砂矿物的作用 2016-12-27

有对紫砂壶和瓷器壶有过研究的壶友都会知道,瓷器与陶器的主要差别之一,是瓷器含铁量低(<1﹪),通常红色陶器含铁量大于5.5﹪,在正常烧成条件下,陶土含铁量不同,呈色不一。
含量≦0.8﹪,烧成后呈白色;含量1.3﹪,烧成后成灰色;;含量2.7﹪,烧后呈灰色;含量2.7﹪,烧后呈淡黄色;含量5.5﹪,烧成后呈淡红色;含量8.5﹪,烧成后呈红色;含量10.5﹪,烧成后呈深红色。
但陶土中含有的氧化铁是以多种形式存在,如紫砂泥,就有下列几种; 矿物名称分子式矿物颜色 赤铁矿Fe2O3樱红、暗红色 褐铁矿Fe2O3、nH2O黄褐色至黑色 针铁矿Fe2O3、H2O淡红、淡黄、淡褐色 硫铁矿FeS2黑色 磁铁矿Fe3O4或FeO、Fe2O3铁黑色 经过紫砂泥中Fe2O3和FeO的分析,Fe2O3总7.41~8.62﹪,FeO为0.73~0.55﹪,赤铁矿占90﹪左右,其它为20﹪左右。
同时由于MnO2、Cr2O3、CaO及其它少量色着色氧化物的存在,导致了紫砂泥的紫红色调。
烧成气氛对紫砂壶的显色关系重大,对宋代中期羊角山紫砂器分析的结果:Fe2O3(总)8.24﹪,FeO5.44﹪,制品断面呈黑色,近代紫砂分析结果:Fe2O3(总)9.95﹪,FeO0.55﹪断面呈紫红色。
运用精湛的烧成技术,制品可以获得要求的色泽。
这就是紫砂壶颜色多变的原因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3a11705a491c67798b966b0d9f7178d6_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