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文化工艺之广彩:被收藏界遗忘的明珠 2016-08-03

:有近300年历史的广彩被称为收藏界的混血儿。
作为主打外销的瓷品,广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代彩瓷的大发展。
“式多奇巧、岁无定样”的广彩在美学方面的价值已开始为世人关注。
色彩浓艳、画面富丽堂皇、独具一格的广彩通俗地反映了历史环境、社会风情、民众生活,有人称其为18世纪中国的“浮世绘”。
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冯瑞华作品《梅瓶》   然而,由于大量精美的广彩瓷存留在国外,比起炒得火热的其他瓷器,广彩显得不温不火。
随着海外藏家抛出越来越多的广彩,加上国内存量少,它的价值正逐渐提升,市场也逐步扩大。
不少业内专家评价,广彩是一颗曾经被收藏界遗忘但又价值不菲的岭南明珠。
特邀嘉宾 陈玲玲 (国内知名陶瓷专家、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著有广彩专著《广彩———远去的美丽》) 欧兆祺 (从事广彩创作50年,原广州织金彩瓷厂设计室主任,现任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彩瓷研究所副所长,是国际注册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 嘉宾主持 谭伟彬 (当代工艺美术品鉴赏家,曾任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委,曾被聘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史料编委及十位撰写人之一。
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馆长、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家评委) 中西合璧的混血儿 谭伟彬:广彩全称叫“广州织金彩瓷”。
8年前,我在珍品馆举办当代广彩作品展的时候,有一本收藏杂志《上海工艺美术杂志》,说广彩是“清三代”之后最值得收藏的瓷种,给予广彩很高的评价。
广彩最早是由景德镇艺人传入广州的,是当地人把中原文化、西洋文化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而产生的瓷种。
因此,人们难以辨别早期雏形的广彩,连一些工艺美术界人士也不易分出广彩和江西瓷以及广彩、粉彩、珐琅彩又如何区分。
人们应该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来欣赏广彩? 欧兆祺:广彩从康熙年间开始萌芽。
由于广彩是外商来样订制,所以必须适合欧美市场对色彩的要求,塑造的物体要有光、色效果。
同时,图案又牵涉到传统画法,体现了中西合璧,形成一个特别的品种。
比如广彩以素描、明暗等形式表现,很多图案中的屋、树等由一条条线疏密地排成,这是广彩很突出的特点。
而景德镇陶瓷的表现形式,与广彩不同。
其次,广彩人物因绘画技法不同有“折(设)色人物”和“长行人物”之别。
折色人物的绘画技法与景德镇的传统彩瓷相近。
而中国传统瓷器上没有长行人物,它的风格很特别,因为是外销瓷,国人是很难看见的。
这种技法是因为外贸而出现的,我把它称为混血儿。
广彩的另一个特色是洋人带着自己喜欢的西洋画、家族的图腾或商船标记来做一些纪念品,当时叫做徽章瓷。
用中国人的毛笔技法将西洋画表现出来,色彩比较艳丽,立体感比较强。
后来不断成熟,就出现了乾隆彩、同治彩、长行人物式的做法。
陈玲玲:我国彩瓷发展到清代,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同时吸纳融合了西方的新材料、新技法,已经是“变化繁迹,几于不可方物”。
彩画技法不断变化,后人的标准又不统一,因此造成很多认识上的混乱。
通常说到彩瓷都把它们分为五彩、三彩、珐琅彩、粉彩、斗彩、洋彩、新彩、广彩等类项,其实这都是“目”或者说是系列,它们都不是“青花红彩”、“黄地紫彩”这样一个具体的指名。
直到乾隆时期,彩瓷还只有“五彩”和“洋彩”之分,现在在陶瓷界成为定格说法的珐琅彩和粉彩瓷当时都只称为“洋彩”。
广彩使用的传统色料是五彩和珐琅彩。
珐琅彩是外来的,五彩和珐琅彩在技术上变化就产生了粉彩。
从工艺特性、物理和化学成分来讲,粉彩比较好渲染。
将中国传统古代陶瓷的鉴赏标准套用在广彩上,并不完全适合,特别是早期广彩制品,原材料、成型、装饰绘画和烧制是我们自己的,型制和纹样是别人的。
所以说广彩是中西文化的产儿,虽然后来中华传统文化与广东地方文化因素不断增强,但始终没能抹去它的西洋面孔。
可以肯定的是,广彩确实为创造一个历史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是中国人值得引以为荣的一项文化遗产。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26f25c62bc0255a118a704f16d7a567e_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