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繁缛华丽掐丝珐琅 2017-01-17

 在北京南二环上,有座“景泰桥”,周围还散落着景泰宾馆、景泰小学等,这“景泰”二字的由来便是因为附近的北京珐琅厂生产景泰蓝的缘故。
中国的古代工艺中,绝大部分都是官民共享。
比如瓷器,有官窑也有民窑;玉器,宫廷和民间都有制作。
只有一种独特的工艺,在清末同光中兴之前是宫廷独享,没有走入民间。
这就是俗称的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
  掐丝,指在铜胎上用细的铜片掐成图形,填上各种色料,再经过烧制、磨制,最后成为成品,这就是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并非源自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元朝时期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的。
到了明朝景泰年间,由于皇家的重视,使它发扬光大,声名鹊起,再加上当时的掐丝珐琅器多为蓝色,便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景泰蓝。
  景泰蓝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吸收了瓷器工艺,同时大量引进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是集冶金、铸造、镶嵌、绘画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过程,堪称集中国传统工艺之大成。
一件繁缛华丽的景泰蓝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历经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活、镀金等过程。
  明清两代,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北京景泰蓝工艺从成熟走向了辉煌。
据说乾隆年间皇宫除夕夜宴之时,只有皇上的桌上才能摆放全套的景泰蓝餐具,底下陪宴的只能使用瓷器或银器,可见景泰蓝在当时宫廷中的地位。
可惜的是,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反而对景泰蓝的认识偏低。
尽管它贵重无比,但由于传统文化普遍的价值取向,文人多喜欢含蓄之美,看不上景泰蓝的富丽堂皇,认为它过于花哨。
再加上后来,景泰蓝制作工艺成为了“众人皆知”的秘密,于是,这个曾经最典型的宫廷“亲贵”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廉价品,着实令人扼腕痛惜。
  好在,由于工艺、原料等差异悬殊,街头廉价的旅游纪念品与真正精美华贵的景泰蓝精品不可同日而语。
国家也对传统工艺实行了抢救、保护和扶持的政策,景泰蓝工艺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今年,由北京工美集团打造的北京工美聚艺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成,集合了多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研发设计、生产制作等。
这一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奇葩,终于再次焕发了昔日光彩,与玉雕、雕漆和牙雕并列京城工艺美术“四大名旦”。
文并摄/本报记者 魏彤   ■如今已经实现了电脑设计,这样保存设计稿件和进行修改都很方便。
  ■工作人员正检查做好的铜胎,准备“点蓝”。
“制胎”即以富于延展性的紫铜制胎,把紫铜片放在铁砧上敲打、焊接,最终制成需要的胎皿形状。
  ■“掐丝”就是把铜丝折成不同形状的线条,然后再用白芨胶粘到铜胎上,筛上焊药,经过高温焙烧,将铜丝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点蓝”,工人要用吸管或铲状的蓝枪将硼砂、硝石和碱混合而成的各色釉填到铜丝构成的格子里,精致而细密,小块的用吸管,大块的用铲状的蓝枪。
要像国画中的渲染技法一样,色调由浅入深润出过渡色来。
  ■“点蓝”不但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更像针线活儿,所以操作人员也都以女性为主。
  ■“烧蓝”,干燥后的作品要经过烧造,传统的工艺用的是煤火,聚艺坊内使用的是一台22千瓦的电炉,升温快速,热量均匀对烧造质量更有保证。
  ■作品冷却后再填一次色釉,再经烧制,反复三至四次,直到纹样内色釉与掐丝相平。
  ■“磨活”,就是将烧好的景泰蓝逐步用粗砂石、黄石、木炭将凹凸不平的蓝釉磨平,使成品表面光润、晶莹灿烂。
/*门户阅读页显示上下篇文章 BY:cr180*/ .cr180nextitle { height:auto; overflow:hidden; padding:3px 5px} .cr180nextitle span{ font-weight:bold; display:block; float:left; width:50%;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overflow:hidden} .cr180nextitle span a { font-weight:normal} /*门户阅读页显示上下篇文章 BY:cr180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252a4a936e424c94d6d19c9e105434e3_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