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解析毛主席用瓷和139画面餐具 2016-11-15

     199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将毛泽东生前用过的6400余件遗物移交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
在这6400多件遗物中有379件毛泽东在中南海的生活用瓷,其中“139画面餐具”就达40余件,这也成为毛泽东生活用瓷中最为珍贵的一部分。
为了精心保存这些珍贵的文物,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每件藏品都配备了保护器具囊匣,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清理除尘,基本上达到了恒温恒湿的要求,并在库房内外和展示区域都安装电子监控设备,保证了文物安全。
与此同时还围绕瓷器的历史背景,内涵及制作工艺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调查。
说到“139画面餐具”,我们就不能不提起敬爱的周总理。
1964年,人民大会堂需要一批国宴餐具,确定由湖南醴陵的瓷器厂家选送一批精品到北京由专家评审。
当时湖南送审的样品釉面花样比较多,于是在每个样品上都进行了编号。
在将最终拟确定的釉面图案送周总理审定时,周总理便选中了编号为“139”的一套图案,“139画面餐具”也因此而得名。
“139画面餐具”的特点是:白瓷蓝色牡丹变形纹,底印为无框篆体“湖南醴陵”。
器形有鱼盘、折盘、戈盘、碟、烟缸、汤钵等。
这套国宴餐具在器形、规格、画面、外观和内在质量等各个方面都是一流水平。
在烧制技艺上,139画面餐具为釉下五彩,又称为窑彩,此彩釉出现在青花和釉里红之后,是瓷器釉下彩的一种。
工匠在釉下以多种色料进行彩绘,色彩丰富,具有特殊艺术效果。
在此之前,清康熙年间创制过一种釉下三彩(红、蓝、青三色),又称釉里三彩,其中的红和蓝分别利用了铜红色料和钴料着色,青为用氧化铁着色的豆青。
3种颜色相互搭配,使釉下色彩更加丰富。
釉下五彩便是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
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的绘画名师和瓷业学堂陶画班的毕业生经过反复研制,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其制法是将纹样绘于釉下或层中间,经高温一次烧成。
其色彩比青花丰富,适宜装饰体薄质精的“高白釉”产品,色彩透明雅丽,釉面光洁滋润,纹样活泼隽秀。
由于颜色在釉下,所以经久耐用,永不褪色,也无铅毒。
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由于釉下五彩在高温下变化多端,烧成不易,因此历代传器佳作极少。
20世纪50年代后,釉下五彩发展较快,颜色品种增加到12种,一方面用于装饰日用瓷,也用于装饰各种艺术瓷。
特别是从196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醴陵釉下五彩产品为人民大会堂餐具以来,先后为中南海、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国大厦生产了专用瓷和国家领导人出访高级礼品瓷。
如今醴陵“毛瓷”成为海内外藏家孜孜以求的珍宝,身价甚至超过通常明清官窑瓷器,被宣传为“红色官窑”。
人到暮年最思乡,一代领袖也不例外,毛泽东主席在晚年时,凡是湖南故乡送来的东西都会让他高兴和喜爱,用家乡的瓷器,吃家乡的土菜,这是他晚年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
毛泽东一直对家乡的生活用瓷很喜欢,让毛主席用上家乡生产的日常生活用瓷是湖南人民的一大心愿。
1965年5月,毛泽东视察南方,听取了几省的工作汇报,当湖南汇报成立瓷业公司统管醴陵瓷业时,毛泽东当即表示:“这好嘛,可以试办。
”并详细询问了醴陵瓷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在这以后,湖南醴陵的制瓷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的又一大瓷都,并多次承担毛泽东专用瓷的生产制作。
特别是1974年为毛泽东主席制作的双面装饰薄胎碗,是当代醴陵窑中的极品,20世纪最荣耀的中国名瓷。
可谓至尊之美,大雅之藏。
釉下五彩瓷因其浓厚的官府背景与渊源,被人们誉为“官窑”。
特别是解放后具有浓烈政治色彩的辉煌经历和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更增添了其神秘感和神圣感,被称为当代“官窑”“国瓷”。
斯人已逝去,睹物尤长思。
毛泽东晚年用过的瓷器不仅体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而且蕴含了中国精湛的瓷器制作工艺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特别是这些“139画面餐具”,其历史、文化价值尤其巨大。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最美瓷器网 http://www.zuiciqi.com/zhishi/1bd38a48ade8250751d9be68b235bf7c_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