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龚田根

龚田根职称或者类别:陶瓷艺术家(一)
龚田根,1937年出生于景德镇。
1950年开始学艺.1958年进入景德镇艺术瓷厂工作,1969年调入艺术瓷厂美研室,专职从事粉彩填色,1997年退休。
龚田根13岁开始拜师学艺,16岁通过考试选拔进入市政府组建的新中国建国用瓷生产小组,参与创作生产了一批特供国宴日用餐具。
调入艺术瓷厂后,龚田根在吴康,赵惠民,邓肖禹等多位前辈的指教下博采众长技艺精进。
龚田根毕生专攻粉彩填色,尤以翎毛和人物为代表,其作品手法细腻,色彩拿捏逼真,受到业界的高度肯定。
退休十多年后,在景德镇陶艺界,依然被认为是粉彩填色“绝对的一把好手”。
目前,龚田根退休在家坚持每天动笔,在新桥三角塘,他将自己家的一处老宅改做了工作室。
文/图《瓷器》记者程丽芳捧起泥饭碗 龚田根最初选择进入陶瓷行业学徒,是出于生计,“能找个饭碗。
”当年龚田根父母靠一家小杂货铺糊口,家境比较困难。
在老乡的介绍下,小学毕业不久的龚田根拜在一位夏老板门下学徒,“那是一家小作坊,那时候画陶瓷也算是一条出路。
” “学徒的时候主要就是学粉彩填色,人物,山水、花鸟,走兽都学.学徒就是一天画到晚,基本没有休息。
” 虽然不是师出名门,但是靠着自己的勤奋和悟性,龚田根很陕就在粉彩填色方面表现出了过人的潜质。
1953年,景德镇市政府接到生产任务,要求给北京生产一批建国用瓷。
为此,市政府专门成立丫一个生产小组,从全市选拔优秀陶瓷人才,仅仅学艺3年的龚田根在几百号人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建国用瓷生产小组的其中一员。
“当年我师兄也去考了.结果没考上。
”回忆起当年,龚田根笑笑说。
“这个生产小组总共几十个人,选拔人的要求和规格都很高。
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完成这批任务,当时每个月能领到四五十块的工资,很高了。
我汜得是100多头一套的青花斗彩餐具,莲花图案的。
”为他人做嫁衣裳 记者在龚田根带来的一本十多年前出版的陶瓷杂志上,看到了他当年的一幅作品图片。
这件名为《和平之春》的500件粉彩瓶是龚田根的代表作主一,由他和彭元清合作完成(彭元清负责构图,龚田根负责填色)。
“这件作品是署了我们两人的名字,但是很多时候,粉彩填色的,在作品上经常是看不到名字的。
我们市里现在一位国家级大师,早年出访日本带去的一幅梅花作品,就是请我填的色,但是别人怎么夸,他也没有提及我的名字。
” “这种现象很普遍。
”说到这里,龚田根显得有些无奈和尴尬。
这样的行业潜规则也是陶瓷界从事粉彩填色艺人的无奈和尴尬。
事实上,粉彩填色作为传统陶瓷工艺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与粉彩作品的构图应该是平分秋色,色彩的浓淡掌握、光影变化等甚至在视觉欣赏上往往占据主导作用。
“这也是当下很多年轻人都静不下心来学填色,学了三五年都迫不及待地出去自己赚钱,不愿意做这个默默无名的幕后工作。
粉彩填色‘易学难精’,繁琐复杂,学院里出来的就更没有人搞这些,也搞不来。
” 龚田根70多岁的高龄,虽然用自己一生的辛勤付出获得了“景德镇首批十大传统制瓷代表性传人之一”的荣誉称号,但在龚田根之后,粉彩填色这项传统技艺的后代传承还是面临不小的考验。
墙里开花墙外香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中装饰形式甚为丰富的一种精美瓷器,它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
粉彩的表现技法多取于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兼攻写意,讲究书画诗情,字韵印趣,装饰题材也极为广泛。
粉彩瓷纹样具有色彩丰富、粉润柔和、画工细腻,娴热流畅的独特风格,在国际上享有“东方艺术”之美誉。
“现在粉彩瓷在国内没有外面卖得好,日本和东南亚市场更受欢迎,港台地区也不错。
”龚田根说,“不光是传统手工艺人不太受重视,像粉彩这样的传统瓷在国内也卖不过色釉、青花、综合装饰。
” “刚才说的那件《和平之春》的瓶子也是被一个香港来的客商看中了,卖了一万多块钱。
1994年的时候,厂里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这件瓶子当时烧出来,反响很大,那时候厂里工人一百多块钱一个月,这笔钱够发好多人工资了。
” “要我说,很多人买瓷器是只带耳朵不带眼睛,只看名气不看作品,根本就不懂陶瓷。
”看得出来,老人家作为传统手工艺人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精雕细琢,对当下陶瓷市场存在的浮躁情绪很不以为然。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 http://www.zuiciqi.com/yishujia/834a9f914e5119a537574728f2da0776_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