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陶瓷艺术家
陶瓷百科
美壶网

潘杰

潘杰职称或者类别:陶瓷艺术家(一)
从王锡良大师家回到宾馆,潘杰一直都很亢奋。
这是潘杰第六次来到景德镇,却是第一次见到王锡良。
虽是初次见面,却让他俩相见如故,成了忘年知音。
一个是外地艺术家,一位是年近九旬的陶瓷艺术泰斗,让他们惺惺相惜的,是一根艺术的弦。
年届五十的画家潘杰,是九江人,山东威海市书画院院长。
他擅长戏曲人物手指画、工笔老虎、牡丹,兼花鸟、人物。
艺术特点承潘天寿先生遗风,以指代笔,潇洒自然。
翻开潘杰的画集,一种深邃隽永的意蕴和迷离古拙的意境扑面而来,其艺术人生更精彩。
《瓷器》记者 张钧和/文 杨勇/图 画缘1960年,潘杰出生在九江彭泽。
潘杰自小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临摹书上的一些图画。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下放在当地的老画家注意到了潘杰的美术天赋,在他的点拨下,潘杰的画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潘杰中学毕业时,他的中国画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
记得当时,彭泽县黄梅剧团看中潘杰,邀请潘杰做舞台美术。
原本在剧团做舞台美术,潘杰一直做得如鱼得水,然而,他却做出了一个让家人难以理解的选择:当兵。
那是1976年,回忆当时,潘杰表示纯粹是年轻人的血气方刚起了作用。
就这样,潘杰在辽宁一支空军部队当了一名机务兵。
潘杰是南方人,对东北冬天动辄零下一二十度的气温“受不了”,虽然穿着大头皮鞋,长期在室外工作,脚也冷得像冰疙瘩。
南北饮食的差异也让他略感不适,吃高粱米的经历让他至今难忘。
  尽管如此,潘杰努力克服困难,并坚持着绘画。
正是由于他的美术特长,潘杰平时的业余时间也多被出板报、画宣传画所占据。
潘杰回忆,“这些画作内容形式都比较单一,没有多少新意”。
但养成的平和心态,为他以后的艺术道路夯下了基础。
  四年后,潘杰退伍回到九江,被分到了当时“最好的单位”———友谊商店。
潘杰先被安排站柜台卖布,但他格外的沉稳和聪慧被商店总经理发现赏识,潘杰被推荐当上了工会主席。
又过了一年,一个真正改变潘杰命运的机会落到了他的面前。
原来曾经下放到彭泽县的老画家是浙江美术学院的老教授,虽然时隔几年,但他仍记得小画家潘杰,于是他找到了潘杰,并推荐潘杰到浙江美术学院学习。
在这里,潘杰不但系统学习了国画知识,更有机会结识陆俨少、沙孟海、潘公凯等泰斗级的书画名家,幷得到他们的言传身教。
到了浙江美院后,潘杰就像一条游鱼,找到了大海,他如饥似渴地系统的汲取着艺术的营养。
指画  手指画作为国画绘画技巧的一个流派,潘杰之前也略有了解。
  浙江美术学院的教授潘公凯是潘天寿的儿子,他发现潘杰有天赋,于是找来父亲指画技巧的幻灯,将指画的奇妙技巧悉数传授。
他还将自己保存多年的珍贵资料拿出来,送给潘杰揣摩观察。
“可能因为都姓潘的缘故,他希望我能继承潘天寿大师的遗愿,把手指画发扬光大。
”  站在巨人的肩上,潘杰进步很快。
但如何画出自己的特色是他必须突围的问题。
潘天寿以花鸟画闻名,潘杰对创作手指画的内容有着自己的考虑。
不少前辈建议他应该将历史人物作为今后的主攻方向,书画大师关良的戏曲人物创作也给予潘杰不少启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修炼,宋江、林冲、鲁智深这些古典戏文中的人物,经过潘杰五指巧妙的涂抹勾画,便一个个灵动传神地跃然纸上。
关良的评价“古朴天真”被潘杰视为最高褒奖。
  指画的笔墨以“钝、滞、涩、重”为特点,线面结合,浓淡交错,墨色浑然,无丝毫矫饰,尽显情真意切。
潘杰介绍,他的指画不拘泥于具体戏剧情节和服饰细节,而重在抓住剧中人物典型的身姿和表情,在似与不似中追求一种拙朴的雅趣。
  1993年,潘杰的手指画《哥哥走西口》夺得了“巴黎铁塔艺术杯”桂冠。
这幅作品运用中国传统的线条和笔墨风范,融合西方现代派的色彩布局,刻画出一对青年男女惜别的情景。
也就是在这一年,潘杰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威海。
交游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为了使自己的绘画艺术能得到更大的提高,潘杰开始走南闯北,访遍存世大师名家,以画会友,他寻访的画坛大师多达几十位,陆俨少、沙孟海、启功、尹瘦石、刘文西、蔡若虹、亚明、方增先、肖娴、刘国辉、刘大为等,对潘杰的绘画给予了关注和指点。
如今,很多大师名家已经作古,然而他们的指点成为潘杰探索绘画艺术的缄言和动力。
1995年,潘杰与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相识,随后考入刘大为绘画高研班,成为了刘大为的入室弟子。
一晃过了十多年,潘杰的绘画艺术已自成一格,尤其是指画,更是炉火纯青。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潘杰的书画作品在数十次全国性、国际性展览中获奖。
尤其在1997年,潘杰在韩国举办画展时,其手指画《西施浣纱图》被韩国总统金大中收藏。
在日本炭火会书画院举办个人画展期间,手指画作品不但令日本同行赞叹,其指画技法也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2007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画廊推介画家精品集》第七期潘杰卷和“传世典藏·当代名家长画卷”之“潘杰·戏曲人物图卷”,著名书法家启功为其戏曲人物图卷题写“舞台小人生,人生大舞台”的画页作为跋。
著名书画家陆俨少这样评价他的手指画:“线条简洁,沉郁古拙。
”潘杰以画会友,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
他的画打动了各地画友,然而他的酒量更让朋友们称道。
潘杰喜酒,酒量过人,有“壶公”之称。
神话里,酒仙壶公拥有神笔马良把动物画活的能力,他晚上住在酒壶里,白天画些牛羊后就送给百姓造福人间。
潘杰对这个人物颇为认同。
于是给自己取笔名为“壶工”。
醉瓷作为一位外来艺术家,潘杰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充满着向往。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景德镇,说景德镇本土画家只是工匠,不懂绘画艺术。
对这种说法,潘杰说那些人太不了解景德镇了。
记得有一年,潘杰在景德镇画了一块瓷板,烧好后,在拿到街上等车。
这时,有不少市民围上来观看欣赏,还有些人当场对瓷板画进行评价。
这些普通市民的欣赏、评价水准,让潘杰大为吃惊,“哪座城市,像景德镇这样?”潘杰说。
的确,景德镇是座艺术之城。
景德镇陶瓷艺术是泥与火的艺术,是艺术与工艺的完美结合。
潘杰被陶瓷工艺表现绘画的魅力与神奇所深深吸引。
近几年,潘杰又将手指画创作引向了陶瓷艺术品领域。
“用陶瓷表现手指画存在着窑变等诸多不可控因素,一窑的瓷器最后能成为正品的不过一半。
这是挑战,但这种不可预期也正是这种艺术门类的魅力所在。
”每次来景德镇,潘杰走师访友,与景德镇本土艺术家交流切磋,丰富自己的创作。
陶瓷艺术是世界瑰宝,潘杰以古典戏曲人物和历代醉酒诗人为主的手指画是画坛一大特色,其将二者融为一体,焕发出新的艺术风采,让潘杰痴迷沉醉。
回顾30多年的艺术探索历程,潘杰始终遵循艺术第一、品质为上的艺术规则,不图虚名,不求小利。
谈及未来的艺术轨迹,潘杰道出了他对手指画的厚爱,他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为中国手指画发扬光大和独树一帜而不懈追求。
他说,壶公爱酒,更爱艺术,做艺术的壶公,为艺术而醉。
人物简介:潘杰,1960年5月生于九江市,号师虎堂主。
笔名壶工。
是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庐山中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画师。
师从刘大为、陆俨少、舒传曦,重在意趣表现,潇洒自然,秀逸清晰,致力于新构想、新方法之探索。
擅长戏曲人物手指画、工笔老虎、牡丹,兼花鸟、人物。
艺术特点承潘天寿先生遗风,以指代笔,潇洒自然。
戏曲人物技法师承画坛大师关良,古厚天然、笔墨淋漓。
(转载请注明来源:最瓷器 http://www.zuiciqi.com/yishujia/39df5764a2955da5c9b17057a1a4b75a_2542.html)